发表时间:2018/04/30 00:00:00 浏览次数:837
管中闵。
中国台湾网4月29日讯台大校长当选人管中闵遴选争议案,台湾“教育部”4月27日晚召开记者会,以有经济法律上重大利益未回避的适法疑虑,驳回遴选结果,要求重选。
据台湾“中时电子报”报道,台当局教育部门“拔管”,教育团体、“中研院士”和顶大校长们同声谴责!“全台教育产业总工会”更讥讽,当局不如直接恢复“帝制”,将台大与“教育部”合并为国子监“”,专门替“朝廷”培养忠心不贰的人才,并由吴茂昆担任“国子监祭酒”。
吴茂昆。
“全教产”表示,吴茂昆在诸多争议未解之下,迅速接下“部长”一职,果然不负当局之望,在最快时间内核定台大校长当选人管中闵当选无效争议,造成社会舆论哗然。
“全教产”建议,台大与“教育部”合并为“国子监”,且由于高教经费紧缩,其他公立大学校长也干脆废除,全部并为“国子监”分校,不但可以为台举才,更能节省经费。
台湾“中研院士”曾志朗表示,“教育部”驳回理由中,很多论点、很多事情早就讨论且回答过,根本没有任何清楚证据足以驳回管中闵聘任案,“拔管”案对台大和整个台湾都是很大的伤害;他也铁口直断,未来不管是台大重新遴选校长或是学界,“寒蝉效应一定会发生,这就是人性”。
一位顶大校长表示,一定不能忘记大学被台湾地区宪制性规定赋予独特“法律”空间的重要性。“大学要和社会主流脉动若即若离,因为大学是探索未知事务,不适合用主流意见去框架他!”一般法规或是当局管制要监督大学时,必须特别谨慎。
台湾公立大学院校昨(28)日亦发出联合声明指出,基于大学自治精神,当局不应干预遴选结果,目前“公立大学校长遴选委员会组织及运作办法”如有未尽之处,应与时俱进予以修订,但现行制度仍应受到尊重。
台湾公立大学校院协会秘书长李俊璋表示,协会共有50个会员,昨日下午召开会员大会,并在现场无记名投票,票数远远超过绝对多数,经取得各所公立大学校长同意后拟出声明。
针对蔡当局“拔管”一事,香港中评社29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,此一结局虽然早已在意料之中,但还是引发各界高度关注,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,可谓伤人、伤己、伤台湾。
马英九。
对此结局,蓝营的抨击尤其激烈,台大校方也发表声明表达遗憾与强烈异议。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认为“太离谱”,“践踏大学自治”;新北市长朱立伦认为是“大学自主的大倒退,对台大伤害很大”,对此“感到非常遗憾”。
龙应台。
马当局时期曾任“文化部长”的龙应台更发表脸谱网贴文表示:“教育部”拖延任命台大透过遴选机制选出来的校长当选人三个半月。拖延的理由一再变动。过程中台大被迫召开三次会议:第一次,学术伦理委员会召开,结论是,所谓抄袭案不成案。第二次,遴选委员会不得不开会,结论是,认定当选无疑义。第三次,被迫召开临时校务会议,结论是,五个所谓“有问题”的提案全部“搁置”。“搁置”,不是字面上“不予处理”的意思,而是一个正式的行政作为,认为“不应该成案”。台大的三次会议、三次检视、三次结论,都被“教育部”拒绝。如今拖延一百多天,还是决定“不予聘任”。龙应台批评说,蔡当局为了一党之私,破坏了“大学自主”的核心精神,“几代人几十年近百年来一滴泪、一滴汗、一滴血、满腔辛酸所建立起来的包容、开放、温润又讲究公平与宽容的台湾,正式进入崩坏。”
柯文哲。
无党籍的台北市长柯文哲则以台大医学院外科教授的身份说,他在台大校长当选人管中闵遴选争议出现时就说过,如果让管上任,多少会有一些批评遴选过程有瑕疵的声音,但如果不让管中闵上任,争议会更大;“现在用行政命令把他(管中闵)打掉,这个并发症太大了”;“此举严重侵犯大学自主,不知道哪个白痴决定了这个政策,要检讨一下”。
我们认为,不管有多少争议或理由,管中闵最终被“拔管”,有两个基本原因:一是管中闵是终身国民党员,曾是马当局时期的政务官,颜色不对;二是国民党太弱,完全没有制衡民进党的能力。此外,管过往与大陆大学有来往也是执政者在意的。
我们认为,完全执政的民进党,有能力“拔管”,但“拔管”的负面影响可能出乎执政者的意料:不仅阻挡了别人;更重伤了自己,无论对民进党还是蔡当局的整体形象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;同时也破坏了大学自主的核心精神,对整个台湾政治文化的发展造面不易弥补的损害。(完)